8月24日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沪指跌超1.5%,创指跌超3%,宁德经济时代需求放量大跌5.91%拖累发展指数出现下挫,汽车企业产业链、半导体、消费进行电子等板块领跌,保险、券商等大金融逆市活跃。市场管理情绪影响降至历史冰点,两市超4400只个股价格下跌,赚钱能力效应分析极差。
23日晚,《宁德时报》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4%。 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实现收入791.43亿元,同比增长159.90%。 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增速更为显著,同比超过171%,但储能业务毛利率降至6%。 同比下降近30个百分点。 从容量上看,公司上半年电池系统容量154.25GWh,实际产量125.32GWh,容量利用率81.25%。
“宁王”的表现不错,但为什么股价不涨不跌呢?表面上看,该股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走强,不排除提前押注资金的良好预期,一个必然的消息,股价回落对此并不难理解。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绩是股价上涨的永恒动力。但对于前期大涨的新能源公司来说,已经进入业绩兑现期。这时候投资者就会考虑:接下来,新能源板块会怎么走?继续乘风破浪还是停船?这恐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鸡犬升天不可能,泥沙俱下不可能。
以锂电板块为例,上半年,新能源技术行业景气度持续发展提高,锂电池进行行业作为上游主要材料设计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大幅上涨,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增加,对相关管理公司锂矿采选业务、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锂电设备生产制造经济业务的经营工作业绩均产生了一个积极因素影响。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看到的数据有:上半年,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销量259.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新能源汽车工业产量265.36万辆,同比不断增长118%。动力电池装车量110.12GWh,同比实际增长110%。动力电池产量206.45GWh,同比增长176%。
下半年,随着电动汽车旺季的到来,产业链各环节的产量逐步增强,但供给增长有限。 预计下半年需求增速将超过下半年,锂价有望进一步上涨。 而未来,锂的供需将继续紧张,锂的价格可能会保持高位。 因此,对于上游锂资源环节,锂价格持续走高将导致产业链利润上升,相关企业有望实现超额利润。
从电池厂的角度来看,锂离子行业在中长期仍将保持高度繁荣,但随着中游各行业产能的释放,高企的原材料价格预计将逐步缓解,同时,电池厂和汽车厂商议价,并逐步建立金属价格联动机制,可以有效地转嫁部分成本压力。电池厂毛利预计将上升,或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局面,无论是数量和价格。
从物质环节的中游,分化会越来越大。只有优势明显、供需紧张的公司才更容易获得高额利润。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这些影响公司发展是否存在已经“业绩兑现”。在过去几个月的反弹行情中,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涨幅不小,但从中国过去一年的涨幅看,整体质量指数研究几乎可以没有一个上涨,锂电池ETF年内涨幅尚在-5.57%,宁王年内涨幅-10.88%。从上市管理公司半年报披露的情况看,锂电产业链技术企业的业绩评价大多都是实现高增长。而且,同2021年7月相比,锂电板块的估值是下降的,当前我国锂电板块估值处于一种合理程度偏低水平。具体到板块内的各公司,就又该如何具体实际情况分析具体看待了。
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盈利能力的分化,以及投资者意见的分化,会使板块市场波动,个股表现和走势也会分化。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每半年业绩表现的股票投资机会是最谨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