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烧成带温度过高(过烧)
原因分析:
外燃或低内燃砖:操作工或检测仪器误判温度,导致过量投煤。
高内燃砖:内燃掺配不均、码坯密度不合理,导致热量积聚。
交接班操作不当:接班后过度补煤,造成积焦复燃。
余热积聚:窑内热量未能及时排出,集中于烧成带。
解决方法:
立即停止或减少外加煤,观察火情变化。
增强窑内通风,加速热量散逸(尤其适用于外燃砖)。
打开烧成带火眼,引入冷空气降温。
调整风闸,抽走烧成带和冷却带余热。
投入黄砂、黏土等不燃物吸热降温。
2. 烧成带温度不足(欠烧)
原因分析:
温度误判:误将低温视为高温,未及时补煤。
坯垛问题:外燃砖码坯过稀或内燃砖燃料不足。
燃料质量差:热值低、燃烧慢,热量供应不足。
通风过量:风闸开度过大,热量流失。
解决方法:
校准温度检测,合理补煤至正常火度。
外燃砖加密坯垛;内燃砖增加燃料或优化码坯密度。
劣质煤改为内掺,采用“少量勤添”投煤法。
降低风闸开度,减少通风量;必要时用竹片、烟煤等助燃。
3. 上火弱、底火强(上下温差大)
原因: 坯垛与窑顶间隙过大,气流集中于上部,导致底火过热、上火不足。
解决措施: 在避免碰窑顶的前提下,尽量码高坯垛,缩小顶部空隙,均衡气流分布。
4. 上火过强、底火不足(火焰上浮)
原因: 窑车密封性差或抽力不足,车底漏风导致底部热量流失。
解决措施: 加强窑车密封,降低风闸开度,减少窑尾鼓风量。
5. 烧成带严重返火
原因: 预热带漏风或排烟系统抽力不足,影响窑内气流平衡。
解决措施: 增强排烟设备功率,封堵预热带漏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