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车步入高增元年,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以及海外传统巨头共同发力,科技赋能,产品力加速提升。一方面,消费者认可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新能源车的供给同时创造了需求,另一方面,爆款车型带动效应显著,叠加政策鼓励,非限购城市渗透率高增,新能源车销量全年维持高景气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引导转变成为消费驱动模式。
储能用锂电池迎来爆发期,预计2021-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CAGR约35%,美洲和亚太是主要贡献区域。随着全球手机行业疫情后持续复苏,以及3C设备单机带电量的提升,数码用锂电池需求或将持续释放,每年增速维持在10%以上。锂电池快速替代铅蓄电池,两轮车用锂电池需求放量,预计全球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年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全球无绳类电动工具已成为电动工具的主流品类,2021-2025年CAGR约22%。
锂电池:渗透率提升叠加技术迭代。需求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引导转变成为消费驱动模式。2020 年欧洲市场爆发,2021 年中国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 年美国有望成为新增主力军。海外客户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我们预计2021/2022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07GWh(YOY+125%)/494GWh;储能用锂电池以及两轮车用锂电池开始放量;数码用锂电池每年增速维持在10%以上。 供给端:需求井喷,资源、材料端价格步步攀升,锂电行业盈利承压,本轮涨价主要由电池企业自身消化。高景气带动扩产加速,供应链紧张的压力将有所释放,预计2022 年电池龙头业绩将边际改善。
“双碳”目标为可再生能源提供长期确定性指引。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 提出 CO2 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 年 12 月,在气候雄心 峰会上,我国宣布到 2030 年单位生产总值 CO2 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发电侧清洁化率持续提升。国网研究院乐观预计 2025 年我国发电量将达 9.3 万亿 Kwh, 十四五期间复合增速达 4.4%,其中太阳能和风电发电量分别占 9.5%和 11%;2025 年装机容 量达 29.5 亿千瓦,复合增速 6%,其中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分别占 19%和 18.2%。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按照 203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 25%以上测算,预期风光电 量合计占比不低于 23.4%,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年均等额增长约 1.25-1.3 个 pct,2021-2030 年 风光年新增装机约 100-125GW,2025 年/2030 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 1000GW/1600GW。
全球碳排放严控,从能源生产到能源消费,产业格局亟待重塑。能源消费方面,电气化比例提升是有效途径。能源生产方面,新能源迎来大发展,电网致力于打造以新能源为主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从集中式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发展,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波动性大幅增加。新能源出力不稳定、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均会造成系统转动惯量下移,调频、调峰、调压能力不足,暴露出清洁发展与系统安全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能源占比和终端电气化率的提升,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日益凸显。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亟需发展储能以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储能可在容量范围之内削峰填谷,进行有功/无功功率调节,保持电力系统瞬时平衡。由于具备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响应迅速等优点,电化学储能将在新型储能中占据绝对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