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以及“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多次被重点提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肯定,是对汽车拉动消费作用的肯定,也是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期待。
在多重政策利好驱动之下,新能源汽车也驶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缺心少电”、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纷纷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清洁燃料使用、强化汽车芯片产业链建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成为了“出镜率”较高的话题。
直击电动汽车补能“命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具体到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84万辆,但公共充电桩只有114.7万个,桩车比例为1:6.8。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提交的《关于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规划的提案》中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仍然存在巨大缺口。“充电不便造成的‘里程焦虑’成为了电动汽车的‘命门’之一,也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围绕充电基础设施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提出:“部分存量小区固定车位建桩改造难;城市公共充电场站冷热不均;充电平台数量多且启停及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面覆盖;部分充电桩运维不及时,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难;市场上慢充桩和快充桩不能通用等问题。”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便的难题?“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助力电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尹同跃建议,工信部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储放绿色电力转换、交易和调度机制,同时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丁佐宏则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把新能源公共充电站建设问题列入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统筹布局;其次,政府部门对盈利困难的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进行补贴;最后,政府应鼓励新能源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充电技术攻关,缩短充电时间。
实际上,除了充电模式,换电也是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模式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同比增长55.7%,然而全国换电站数量仅为1192座,换电站远远慢于充电桩的布局速度。
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了《关于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的建议》。李书福认为,换电模式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对此,李书福提出了“政府要开放公共停车场的资源准入与支持,有效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换电项目高压新装(增容)审批流程,落实压缩报装时限要求,放开一址多户,加快建设周期”等建议。
多方求解核心技术难题
虽然由“芯片荒”引发的汽车减产问题已有所缓解,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芯片供应问题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3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经济循环是关键所在。当前,要着力解决汽车等制造业领域芯片短缺问题。2021年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芯片在全球一度出现了供应短缺,今年将重点加以解决。”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多位车企“掌门人”针对芯片供应短缺难题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从“产业链补链强链”角度,建议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