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势头依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万辆和29.9万辆,环比下降33%和38.3%,同比增长43.9%和44.6%。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市场接受和换电技术的成熟,换电模式市场也迎来增长态势。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换电汽车销量约16万辆,同比增长162%,市场渗透率约4.6%,保有量约25万辆,同比增长178%,市场渗透率约3.2%。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换电汽车销量将达192万辆,CAGR约86%,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近19%,保有量将突破400万辆。
此外,艾瑞咨询数据还显示,2021年中国换电站保有量达1406座,同比增长1.5倍。换电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换电站保有量将至少近8千座,整体市场规模近千亿。
相比充电模式,速度快是换电模式最大的优势。事实上,自新能源汽车刚刚兴起时,换电概念就一度被提及,随着“充电难”问题逐渐凸显,换电模式更是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探索的“前路”之一,政策和企业等对此均有布局。
在政策端,近期多地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推动新能源换电产业的发展,5月16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官网发布《东莞市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东莞规划新增10.8万个充换电设施,各类型充电桩总量达12万个。
5月10日,重庆市经信委制定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在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动成渝地区换电网络一体化,打通“成渝电走廊”,支持换电运营企业与加油加气站运营企业联动建立综合能源站,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换电设施接入电网配套,并予以相应补贴。同时,重庆市将围绕车企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和电池监管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并推动落实。
3月30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四川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稳定、智慧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市(州)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支持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工程、环卫、港口、矿山等公共领域率先推进换电应用。据悉,作为全国11个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宜宾三江新区I号换电站已在运营中。
在企业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多方企业的加入,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超过8.1万家换电相关企业,其中,2021年新增4.5万家,同比增长171.1%,而2020年新增1.66万家,同比增长348.7%。
此前有报道称,新能源汽车巨头蔚来正准备向处于竞争关系的其他车企分享其电动汽车换电平台技术,并计划到2025年在海外建立1000个换电站。据悉,蔚来在中国建立的换电站目前已达868座,并表示其客户更换电池的次数达到了760万次。
今年1月,蔚来在挪威开设了首座换电站,并计划在该国建立20座换电站。未来,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欧洲和美国建立1000座换电站,到本世纪中期全球换电站网络增加到5000座。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在换电市场“分羹”,1月18日,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发布换电品牌EVOGO(乐行换电),并提供了一套集换电块、快换站、APP于一体的组合换电方案。
4月18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推出的EVOGO换电项目在厦门正式落地。首批启动服务的快换站共有4座,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在厦门完成30座快换站的投建和启动,届时,每3公里的服务半径内至少拥有1座快换站。
2020年,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旗下换电模式,按照吉利方面介绍,换电业务会从B端市场率先切入,然后在向C端市场覆盖,2021年底,吉利宣布在2025年将有5000座换电站覆盖100个核心城市,满足100万辆车的换电需求。
对于换电模式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标准化是换电模式推广的一道难题。据悉,换电要求电池标准化、接口标准化甚至是电池管理系统也要标准化。目前,涉足换电的车企有很多,但放弃自己的电池体系,统一标准还仍有难度。
此外,换电站需要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北汽新能源曾向媒体透露,一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近1000万元,电池储备的成本达到322万元。巨大的成本加上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导致目前换电站的推广面临挑战。